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张玉龙传承工作室 > 临床医案 > 正文

神经性耳鸣

作者:张玉龙  来源:本站  日期:2024-01-09  阅读:12

(耳鸣 脾胃虚弱,上气不足,清窍不利)


  【诊治实录】


  王某,男,41岁,巴中市某公司职员。因耳鸣伴阵发性头痛一年多,于1988年4月15日来诊。


  患者一年前始觉右耳鸣响,偶作头痛。日后耳鸣逐渐加重,渐至夜不能寐,记忆力减退。曾到多家西医院检查,诊断为神经性耳鸣(非颤动性耳鸣),听力正常,西药治疗罔效。找中医治疗,效亦不显,病情时轻时重,遂来我处求治。刻诊:神疲,面容萎靡,目窠下微肿。耳鸣如蝉,夜间尤甚,时作头痛。纳差脘痞,食后腹胀,大便时溏。舌苔薄白,脉弦细而弱。此气虚耳鸣,系脾胃虚弱,运化无力,清阳不升,玄府不利所致。予益气聪明汤加减:


  生晒参15g,制黄芪30g,升麻10g,葛根30g,蔓荆子10g,白芍20g,黄柏(盐炒)10g,蝉蜕6g,全蝎6g,川芎10g,龙齿30g,石菖蒲10g,炙甘草6g。水煎服,2日1剂,3剂。


  二诊(4月22日):耳鸣减,未再头痛,睡卧稍安。仍心下痞满,纳差便溏。续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:


  生晒参15g,制黄芪30g,升麻10g,葛根20g,蔓荆子10g,白芍20g,黄连10g,神曲15g,蝉蜕6g。全蝎6g,龙齿30g,石菖蒲10g,山药30g,炙甘草6g。水煎服,2日1剂,5剂。


  三诊(5月6日):耳鸣显著好转,精神转佳。痞消胀减,饮食增进,二便自调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弦细。仍予益气聪明汤加减,做成蜜丸服用。处方:


  生晒参100g,制黄芪150g,山药100g,升麻50g,蔓荆子50g,葛根100g,白芍60g,黄精60g,全蝎60g,蝉蜕40g,龙齿100g,石菖蒲50g,地龙60g,紫河车100g,砂仁60g,炙甘草30g。上药依古法炮制,混合后研末,炼蜜为丸。每服10g,日服3次。


  三月后患者来告病愈,停药。随访1年,未再复发。


  【临证思辨】


  本例患者为脾胃虚弱,不能运化水谷,清浊升降失司所致。其上,因清阳不升而见头痛耳鸣;其中,因脾阳不运而见腹满脘痞;其下,因脾虚湿困,无以泌别而见便溏。正如《灵枢·口问》所云:“故邪之所在,皆为不足。故上气不足,脑为之不满,耳为之苦鸣,头为之苦倾,目为之眩。中气不足,溲便为之变,肠为之苦鸣。下气不足,则乃为痿厥心悗。”故用益气聪明汤健脾益气,升清利窍。方中人参、黄芪、炙甘草益元补脾胃之气;升麻、葛根、蔓荆子升清阳而利孔窍;黄柏、白芍滋肾敛阴而平肝木;全蝎、蝉蜕、川芎祛风通络行气血;石菖蒲开窍,龙齿安神。故首诊用之即效。二诊续用前方,黄柏易黄连,加神曲,消痞和胃除中满;山药补脾涩精止泻利。三诊时,病情已显著好转,仍用益气聪明汤加减,原方加紫河车填精益元,助参芪补脾肺之功;地龙解痉通络,增全蝎利孔窍之力。不用连、柏,恐久服苦寒伤胃;为丸缓图,以竟全功。


  益气聪明汤为明·王肯堂《证治准绳》方。因其补脾益气,能升清阳利头面诸窍,故善治内障目昏、耳鸣耳聋,与李东垣《脾胃论》用药章法相近。后世不少医家著述,如清·吴仪洛《成方切用》、清·汪昂《汤头歌诀》及现代许多医著在引用此方时,均误列为李东垣《脾胃论》方。考东垣诸书,未见此方,恐以讹传讹,特此提及,待明者辨之。